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园文青年 » 正文

书生报国笔如刀——访戈公振故居

时间:2018-05-15 [ ] 浏览次数: [ 打印 ] [ 关闭 ] [ 收藏 ]

  东台闹市之间,有一条宽不过两米的小巷,名兰香巷。巷内有一处不起眼所在,清代民居,青砖小瓦。唯有照壁上“我是中国人”五个大字遒劲有力,熠熠生辉,令人瞩目。此处即是戈公振故居。

  走进民居大门,门内首楣上悬着同是东台名人的周巍峙先生所题的“戈公振纪念馆”匾额。穿过一间房,是一个狭长小院,东侧一尊汉白玉半身塑像,塑像下方为黑色大理石底座,镌字“戈公振(1890-1935))”。阳光微微地照进来,给塑像笼上淡淡的光辉。故居鲜有人来,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看守。看我们一行人饶有兴致,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馆内陈列,讲解起戈公振先生的生平事迹。

 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著名爱国进步新闻记者、中国新闻史研究开拓者、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工作者。其著作《中国报学史》,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基之作。江苏省新闻最高奖项也以“戈公振”命名。

  写作用的是笔,而新闻用的是刀。透过一幅幅照片,一篇篇手稿,恍惚间回到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,体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以笔做刀、赤心报国的壮志豪情。

  戈公振先后在《時報》《申報》工作18年,曾出访欧美、日本等国考察各国新闻事业,出席国际重要新闻学者会议。故居室内的陈列柜中,有一套戈公振曾经穿戴过的燕尾服,黑色呢子料质地,端庄大气。1927年,戈公振先生应邀出席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新闻学家会议,便是穿着这套行头代表中国新闻界在会上登台发言,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在世界受到公正待遇大声疾呼,向世界传播中国新闻的声音。如今,物犹在,人已逝。凝视华服,不禁想象先生当年风采——各国报界名流汇集,戈先生穿行期间,雄辩高谈,谈笑自若,风度翩翩。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风骨令人仰慕。

  展陈中,我也读到了照壁上“我是中国人”题字的故事。 “我是中国人”,短短五个字,平凡之中见慷慨,这是戈公振先生的遗言,也是他的爱国宣言。“九·一八”事变和“一·二八”淞沪战争爆发后,他以记者身份协同“国联”调查团去日寇占领下的东北调查事件真相,亲临“九·一八”事变发生地北大营,调查到第一手材料。行前他用毛笔在红格信纸上写下遗书:“此次赴东北难免遭遇不幸,但为了国难还是前往,不惜生命。”1935年,在苏联采访考察的戈公振先生应邹韬奋电邀,回国重新筹办《生活日报》。不想从苏联回国仅仅一周,竟病逝于上海,年仅45岁。邹韬奋先生在《悼戈公振先生》一文中,记录了戈先生在弥留之际的一段谈话 “在俄国有许多朋友劝我不必回来……国势垂危至此,我是中国人,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……” 邹韬奋写道:“他说这几句话的时候,虽在极度疲乏之中,眼睛突然睁得特别的大,终于声嘶力竭,沉沉地昏了过去……”

  1942年,沈钧儒先生应陶行知先生之嘱,写下“我是中国人”的书法墨宝,正是故居照壁上的题字。沈钧儒先生在题跋上写道,读邹韬奋先生哀悼文,甚为感动,拟作五言绝句以记之,三首写就,第四首先写一句“我是中国人”,竟不能续,再写,仍为此五字,到底写了四句“我是中国人”,写毕泪滴满纸。

  走出戈公振故居大门,照壁上那五个大字再次映入眼帘,胸中热血激荡。忆起邹韬奋先生的一句诗:“书生报国无长物,唯有手中笔如刀。”

  吾道不孤。

(袁方)
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

责编:无锡市文旅集团